眼见李宽突然站出来,朝堂上不少人都瞬间愣了一下。
倒是李世民,脸上并无过多意外,只是微微颔首,点头道:“说吧。”
李宽也不墨迹,径直开口道:“父皇,长安时报于朝廷来说,意义重大。”
“儿臣以为,当设立报纸管辖一职,如此交由朝廷审核顺理成章,也好辖制报纸的作用,免得被一些有心人掌控。”
李宽这未雨绸缪的提议,让不少人都惊讶了一下。
要知道,这长安时报可是出自四海书坊,而四海书坊又是李宽的产业。
李宽这时候这么说,岂不是说要将自己手中的报纸,拱手让给朝廷?
李世民此时也没有想到,李宽居然是这么一个提议,一时间有些诧异不已。
“宽儿,你可知道,这报纸朕先前说了,门下省只有审核之权,你这样做,岂不是要将这报纸交给朝廷?”
只见那李宽摇了摇头,开口道:“父皇,报纸一物于朝廷有大用,若是落在私人手中,难免是个麻烦。”
“毕竟是人就有私心,儿臣觉得此物交给朝廷,那才是真正的物尽其用。”
“首先是有朝廷背书,报纸的公信力才强,天下万民看到报纸的时候,才敢相信这上面的东西是真的。”
“若是私人所用,儿臣担心他人效仿,做一些其他报纸,惑乱人心。”
“因此,这报纸应当从一开始,就只能由朝廷刊印才是。”
此时李宽朝堂上一番话可谓是公心十足,丝毫没有顾忌自己的好处。
一众大臣们听到这话之后,也是心中惊讶不已,看向李宽的眼神都不对起来。
这发言,这觉悟,堪称圣人!
李世民此时看着李宽,也是心中感慨不已,但很快脸上就与有荣焉起来。
瞧瞧自己这儿子!
要多省心有多省心!
这要是换个人,怕不是就担心自己是不是要将这报纸收归朝廷了。
而自己的儿子为了天下公心,居然主动让出来,这是李世民万万没有想到的。
但李世民等人又不得不承认,李宽刚刚说的,全都是事实。
如果放任不管,确实是个麻烦。
想到这里,只见那李世民微微颔首,开口道:“晋王所言极是,诸位爱卿以为如何?”
见皇上询问自己,众大臣稍稍思索了片刻之后,便看到杜如晦率先站了出来。
“陛下,晋王一片公心,天地可鉴,此举于朝廷百利而无一害,臣以为可依照晋王所言,设立专属衙门管理报纸一物。”
李世民微微颔首,而就在此时,房玄龄也站了出来。
“臣以为,晋王所言句句在理,这报纸可以收归朝廷,但对于报纸一物朝臣多有不解,臣以为,这管理报纸的衙门,首任官员应当由晋王来但当!”
此话一出,朝堂上百官附议。
居然没有一个反对的声音。
而此情此景,李世民却并没有觉得不妥当。
因为房玄龄说的都是事实,放眼朝堂,有谁比李宽更懂报纸?
想到这里,李世民便打算下旨,却在此时发现李宽又站了出来。
“父皇,儿臣并不适合这一官职,不过儿臣有一人举荐。”
“说。”
李世民面露好奇之色,显然是没想到李宽还有举荐的人才。
只见那李宽微微一笑,开口道:“臣举荐工部侍郎崔元,担任此官职。”
“崔元?”
李世民稍稍想了想,这才猛地想起来,崔元正是自己一手从并州提拔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上。
而且自从崔元进入工部之后,做事认真,房玄龄等人更是向自己举荐多次,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。
此时的李宽也没有闲着,而是直言崔元种种好处。
“父皇,儿臣听闻崔元崔大人,做事严谨,大公无私,入工部之后,更是事事亲躬,态度极为端正。”
“这报纸是个严谨的东西,需要细细校订,还要不偏不倚,如此才能够保证报纸的内容不出问题,因此儿臣以为崔元再合适不过了。”
李世民听了李宽的介绍,心中也觉得这李宽说的句句在理,这崔元确实是合适担任这一官职。
想了片刻之后,李世民便看向群臣,开口道:“崔元何在?”
“臣在。”
只见那李世民打量了一眼崔元,随后开口道:“既然晋王举荐,百官也无异议,朕便调你管理报刊一职。”
“只是……这官职名字…?”
此时不仅仅是李世民,便是百官都有些迟疑起来。
前朝并无先例可循,那么这官职名字就有些难定了。
见百官和父皇沉默下来,李宽适时出现。
“父皇,儿臣以为,此官府名字,可定为【新闻署】。”
“新闻署?”
李世民诧异的看着李宽,神色间隐隐有些不解,搞不明白为何要叫这个名字。
而百官也是如此,看着李宽满是不解之色。
只见那李宽不紧不慢,慢慢解释道:“署,便是署衙之意,关键在于这个新闻两字。”
“长安时报,儿臣初定是三日发表一次,每一次内容都不一样,多是三日来的见闻,以及朝廷最近比较重要的宣传和旨意,或是政令。”
“因此对于没有消息的人来说,这东西便是新的,而闻则是见闻听闻,连在一起便是新闻。”
听了李宽的解释,众人顿时恍然大悟,而李世民更是满意的点了点头,显然是对于李宽的这个名字很是满意。
“既如此,那就定名新闻署,设从四品监正一名,由崔元担任,另设监察三名,从五品官,至于人选,崔元你拟定之后,交由三省核定便可。”
“臣,谢陛下隆恩!”
虽然说崔元先前担任的工部侍郎是个从三品官职,如今变成了从四品新闻署监正。
表面看是官职降了,但实则是升官了才对。
首先这新闻署是个新衙门,从今日陛下的反应来看,日后权势必定不小。
其次就是这崔元在工部,上面还有尚书压着,现如今去了新闻署,则是真正的主官。
长安城中,如崔元这般年纪,当上一部衙门主官的人可不多见。
一时间,百官是看在眼里,羡慕在心中。
唯有李宽,此时却是松了一口气。
他知道,自己这报纸看似交出去了,实则还在自己手中。
如此一来,也算是堵住了朝廷中,日后有人借此攻击自己的口子。